物满为患的现今,“断离舍”这个词的流行只是简单地反映出了过着大量购物大量消费,物品积聚的生活的人的多数。是的,购物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但是还有这样一些人过着”不购物“的简约生活。
不购物的生活?
不购物的生活,没有多余物品的生活

▲
我们都憧憬干干净净,整理整顿的房间,但是真实生活中,总会在不知不觉中东西越积越多。不停购置的东西,舍不得扔,时间久了,家里就自然变成了”仓库“。
不购物的生活,不是什么都不买,生活必须品是必须购买的,但也只限于生活必需品,对于其他物品则是观赏花钱的大门。这个时候必要的东西,或许随着时间的流逝也会随之发生变化,那么把这些东西扔掉,再购入下个时候必要的东西,不拥有其他一切可代用的东西。就是这样的生活。
将来会扔掉的东西,不买!
为了锻炼自己真正辨别想要东西的能力,你必须让自己下定决心不买将来要扔掉的东西。而且必须戒掉冲动购物,随便买买,攀比购买等不正常的购物心态。出手前一定要想清楚”:“如何收纳?真的是会长期使用的东西吗?等诸问题,细细”咀嚼“后再决定。
可用其他代用的东西,不买!
比如有了刀还需要专用的切西瓜器吗?家中有各种小凳子可以放置陈列绿植,还需要特地购入放置绿植的专用架子吗?
类似的商品实在太多,其实都是家中现有的可代用的东西,即使没有也不会让生活感到困惑。那么这样的东西绝对不要买入。这就是不购物的生活表现之一。
服饰,不买!
把我自己现有的服饰数量

▲
衣柜中的内容物要好好把我。否则下次整理衣柜时,你会惊叹,”怎么会有这样的衣服,为什么我会新买了一身?!
你不需要连自己都·不能把我数量的衣服。如果真是自己中意喜欢的服饰,我相信你肯定会记得住。
流行的书籍【法国人每个人只有10套衣服】,其实反映的就是这种生活。它甚至作为一种观念已经深深融入到最时尚的法国人的生活当中了。你要的只是上品,简约,质量好的衣服,不在多而在精,然后自由搭配穿出本色即可。
利用分享服务
在真正需要的东西上花钱
当然,对于自己喜爱的兴趣等自己认为有价值需要花钱的地方也一样。这不能算是购物生活乱花钱的表现。
不买书的生活
利用好公共图书馆等服务设施

▲ 图书可以上公共图书馆借,借来的书还能好好看(自己买的书往往会拖延阅读,甚至直接束之高阁)。一本本借,家中就没有必要设置书架等收纳。
如果买书,购买一本处理掉另一本

▲ 你敢说,你买了这么多书都阅读过?我家中藏书很多,但是也只是阅读了很少的一部分。不购物买书阅读的诀窍就在于买一本处理掉一本。你可以试试看,你会好好阅读这每一本书。
要处理的书也不要卖掉,可以送人,卖给旧书店,赠送给图书馆等,造福他人的同时,为自己积德。
还有就是活用电子书籍。
“不购物生活”的好处
房间的整理

▲ 首先房间中的东西少了,空间会显得整洁清爽干净。特别是狭小的房间,东西不多特别让空间显宽敞。东西少的好处还在于整理时的简洁。
增加集中力
▲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验,在家做事很难集中精神,因为可以让自己分心的东西太多。但是一到图书馆后就能安安静静地看书学习。当然一是氛围,二是东西少的缘故。孩子是最容易分心的主,孩子的房间和学习卓旁边越是干净东西少,越是能让孩子集中注意力用在学习上。
时间的增加

▲ 东西少,要整理的时间,找物的时间也会节省下来。你可以想想,在家的时间中是不是有相当多的时间被用在了整理房间和找物上。如果节省了这些时间,自然增加了自由可调配的时间,会多出很多生活上的宽裕。
购物逛马路,选择服饰,穿衣搭配时间的节省,可以让生活简洁化,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思考和多虑。
清扫的轻松

▲ 东西少,清扫起来也简单。如果用吸尘器吸尘,碍事的东西不多,灰尘也不容易积聚,清扫自然变得轻松。
金钱的增加
宽裕的心态

▲ 家中没有了过多可分心的东西,也不必要为每天要穿什么衣服而烦恼。常时保持心境的简约,让心态变好变轻松。这就是”不购物生活“带来的最大好处。
要点总结

▲ 我以前也有这种想法,东西越多,生活越方便,因为做每样事都有可针对的道具使用。结果就是东西数量的急剧膨胀。很想扔却觉着可惜,只能不停地找收纳,增加收纳,自然家就成了仓库。
自从接触”断离舍“之后,我开始为改变自己的生活,只购入必要的东西,然后开始处理以前的堆积物。家空间逐渐变得宽敞舒适,而自己也深刻地体会到,不购物的生活和节约,时间和场所,心情的宽裕都是紧密相连的。
当然你没有必要从一个购物极端马上变成另外一个完全不购物的极端,这样往往会带来反作用。或许一点点调整生活方式的实践方式才是比较适合的方式。